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从问题到课题:如何进行文献分析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21-06-11 16:28:52   点击数:

选题指导┃从问题到课题:如何进行文献分析

项城课题 2020-09-27
图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图片

从问题到课题:如何进行文献分析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培养路径

 

李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于运用研究性思维看待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人。与受过规范训练的研究生或专业的教育研究者不同,中小学教师久居一线,他们在教学现场中经常能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也会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但对于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可研究的“课题”,尚存在着方向不定、路径不明的困惑。我们要把握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并立足中小学教学课堂,将之转化为科研课题,应从“想做什么”“别人怎么做”“‘我’还可以怎样做”三个步骤入手,形成自己的选题思路,进而撰写出能论定课题依据的文献分析。

一、想做什么———归纳“真问题”

(一)从教学实践中产生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一定是立足于教学实践,来源于教学现场。问题产生的环节主要包括:教材使用过程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互动交流中、教师教学反思中等。如有语文教师发现,在教学中,低年级儿童的阅读现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阅读兴趣不浓、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内容局限、阅读数量不足、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等。再如有数学教师在长年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不同的教材在导入、计算公式推导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编排方式。因此,该教师比较了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以相同“知识点”呈现的不同思维训练方式为切入点,研究多版本的教材比较。

(二)归纳真问题

从发现教学问题的“现象”,到归纳出“真问题”,还需要有个调查的过程。判定“真问题”的直接标准就是:一是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真实存在;二是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与可能。如上文的语文教师发现关于阅读现状不佳的现象,她对存在这一现象的孩子进行逐一访谈,了解孩子对什么样的书籍有阅读欲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最后,她归纳出“如何提高阅读兴趣”这一问题,并选取了“绘本”读物作为切入点,研究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

(三)搜索“问题”表述方式

问题归纳出来后,如何简洁、准确并科学地表述问题,成为问题能否转化为课题的关键。如何准确表述问题?首先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前人对此问题的表述。如以“阅读兴趣”“低年级阅读”等关键词去百度或中国知网搜索前辈研究成果,可以找到成千上万条搜索结果,从中可以对比发现前人对此研究的不同维度与切入点。如《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互动式分享阅读对46岁幼儿阅读兴趣、叙事能力的影响》等。

(四)选取研究视角与界定课题

当对一个问题的表述能搜索出成千上万条结果时,选取独特的研究视角与界定课题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而言,研究视角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根据本人的研究兴趣与擅长,选自己最感兴趣或最擅长或最熟悉的切入点与观测点。2.参考搜索到的前人研究题目,尽可能不重复已有研究成果的题目。3.题目中使用到的核心概念可以找到已被认可的相关理论支撑。


 

二、别人怎么做———查找国内外研究成果

(一)查找路径

选定问题并拟定课题后,我们就应该去广泛查找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这是站在巨人肩上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的重要一环。一般查找成果文献的路径主要有三种:1.公开出版的书籍(专著)。从书的目录、作者与该书参考文献中去获取已有的研究成果。2.网络资源。目前在中小学教师中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搜索引擎是百度(不建议使用),其次是中国知网数据库,再次是各种专题教学资源网站。3.各级教育教学报道与专题会议。


 

(二)筛选最值得参考的研究成果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于搜索到的已有研究成果,常常苦于无法作出科学分析与判断。要么被海量信息淹没,丧失研究的勇气;要么得不到最核心、最值得参考的成果,继续低水平重复,隔靴搔痒,没有触及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对于海量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主要根据以下4点筛选出对本课题最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1.根据“文献来源”筛选权威刊物发表或权威出版社出版的论著。权威等级则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按影响因子排名收录的期刊指引,或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出版社等级。2.根据“作者”查找本领域最顶级专家的成果。3.根据“发表年度”筛选最新研究趋势。4.特别关注相关博硕士论文里的“研究综述(或选题缘起)”与“参考文献”。


 

三、“我”还可以怎样做———梳理分析文献

(一)对搜索到的文献作初步统计分析

将第二步搜索到的研究,列成分析简表,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简表内容包括:文献名称、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发表时间、主要观点(或主要结论)。列表之后首先是数量统计,即该课题已有多少人、多少论著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数量统计的结果表明研究界对该问题的关注热度;其次是观点统计,即这些数量的研究成果各从哪些角度研究了该问题的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结论;最后是对研究未尽之处的归纳与对研究趋势的分析,只有分析出未尽之处与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才能为自己介入该问题的研究提供落脚点。具体统计形式如表1所示。

表 1 文献分析简表(模板) 

 

 


 

(二)将已有成果与“我”的研究视角联系

统计分析的结果,一般会有如下几种情况:1.“我”的研究点已被当前国内外同人研究得很透彻,无法超越,很难有新意。遇到此种情况建议立即换题,另寻研究角度。2.“我”的研究点已有研究,但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研究结果。此种情况则可以继续研究,但要力避重复。3.无人研究过。此种情况则要评估“我”研究的可行性。之后,便可以确定“我”的研究范围、核心概念与主要目标。


 

四、形成“我”的思路———撰写文献分析

(一)什么是文献分析

文献分析,就是对问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作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文字。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分析”而不是“罗列”。

(二)文献分析的要点

撰写文献分析的要点是:1. 提炼与当前研究课题有关的成果。2.概述尚未被研究或被研究透彻的方面。3.“我”的课题在基于已有成果之上的创新之处。

(三)撰写规范

撰写文献分析应当做到: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3.回顾已有成果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4.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评价本课题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5.最后,要罗列参考文献。罗列的要点包括: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的相关程度进行罗列;最权威的已有研究成果必须罗列;课题直接引用的研究成果必须罗列。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