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读书论谈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9-10-21 09:30:56   点击数:

 读书论谈

无疑,教师应该多读书,我个人认为,没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他的事迹可能让人感动,但他的教学却不能让人信服和佩服。

最近,听说有一位校长向大学教过自己的老师请教:“我看了书,老是记不住,您说我该怎么办?”

怎么读书?这恐怕是所有读书人都曾经或正在遇到的问题。

指导我读书的老师很多,近一年来,有两位老师都曾对我的读书进行教导。

见过四川省教育厅师范处周雪峰处长的人,都可能佩服他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思考、深刻的见解和酣畅淋漓的表达。作为领导和师长,周处长对我十分关心,他曾经很谦虚地对我说:“我读的教育理论书籍不多,但我很喜欢读其它书,读其他书时,头脑中始终有‘教育’两个字,就会感觉到读这些书对工作的帮助。”因此他希望我读一读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方面的书籍。仔细品味他的话,我感觉它有很深刻的道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获得对教育的全面理解,这时的教育是一种“大教育”;另外,“天人和一”“万物同理”,在相似中研究和获得规律性认识,有人把它叫做“归类研究”,这也是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式。

成都教育学院严先元教授的严谨和与时俱进是我的榜样。他曾经就知识的“内储”和“外储”给我教导,就“内储”而言,我自己觉得不算愚笨,但“外储”的工夫和今后能够达到的境界自己认为难以望严教授项背。其实只有“外储”工夫到家以后,读书和研究才能事半功倍,在“外储”工夫上,我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薪火相传,“君子兼善天下”。我也很希望参与讨论读书的有关问题。

2003年底,曾经和教育界的一些朋友唱卡拉OK,我选择了一首歌,刚一接口,就发现不对劲——自己唱不上去,于是就想丢掉话筒,朋友鼓励要唱完,硬着头皮我好不容易唱完了。一放下话筒,我和当教师的朋友们交流体会:“现在我知道了,听不懂课或者听不进课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你如果不允许他干其他的事,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盼望下课。”

事后想来,唱歌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中小学课堂上,因为有纪律、因为有老师的督促,学生没有办法选择。许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去感受到学生的痛苦。

在继续教育的课堂上,听课的老师有相对的自由,所以选择了摆脱痛苦的方法——逃课、说话或干其他的事,这种情境使上课的教师也感到痛苦。

在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时,教育学院的周小山院长在反思成都继续教育的改革与进展时,说了一些很深刻的话,其中有:“现在继续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还是组班,我们的观念中老是觉得不组班似乎就不是培训了,就没有质量了。实际上让教师失去对教师教育的信任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最大损失。

由此想到组织教师读书,我个人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到今天,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继续教育,多种形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继续教育解放教师——“放飞学习者”“放飞学习方式”——即赋予教师自主选择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利。多种形式背后是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重新认识,是对教师学习积极性的肯定和激发,是对教师学习主体性的尊重。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组织教师读“教育名著”,对于读“教育名著”,从理论上讲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名著所以有“名”,我个人的体会是因为其深刻的教育思想经历了并且能继续经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名著中的科学和人文思想光芒提供了后人教育求索的指路明灯。教师最好接受教育名著的熏陶。

我想提出讨论的问题是:在读名著的时候,我们该怎么组织?

首先,从阅读水平上看,理论工作者有理论工作者的名著,教师有教师的名著,不容怀疑真正的名著应该是通俗的,它不应是一大堆辞藻的堆砌。但在看到教育名著通俗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一般教师进入一些名著的话语系统还存在很大困难,在这种困难的语言环境中阅读,会不会也象我在卡拉OK时的感受?我想也是可能的。虽然教师在意识到其中的意义后,会采取更多的克服困难的行为。

其次,教师的基本生存状态是现在的工作、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已经很重。教师的学习只能采用急用先学的方法,对于教师急用先学的要求,我们没有权利责怪其“浅薄”,然后把一大堆名著抛给教师。

因此,教师读名著需要沟通,需要引导,需要对话。推荐教育名著,需要听听教师的声音,了解教师的需要。

我个人感觉,我们在理解“知识经济”时,更多地只是从知识(特别创新的知识)创造财富的角度思考,强调知识及其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没有讨论知识运用带来经济效益以后对促进知识发展的反作用。

我个人认为,知识创造财富,感受到知识创造财富、改变人类命运以后,又提高了人们获得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知识与经济双向互动,协调发展,这才是知识经济的完整内涵。

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没有无功利的读书,这种功利主要不是指钱财、名利,而是自身的愉悦、丰富,以及实践的改变。带来功利的读书能使人更加投入的读书、更加持续的读书。教师要学习享受读书的快乐,从而更加喜欢读书。

读书的快乐首先表现为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精神世界。

我在阅读余秋雨《山居笔记》时,曾经被深深感动。其中写了朱熹在长沙办岳麓书院时受到诬陷者和朝廷迫害的故事:“朱熹虽然没有被杀,但著作被禁,罪名深重,成天看着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一个个因为自己受到迫害,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但是,他还是以一个教育家的独特态度来面对这一切。例如1197年官府即将拘捕他的得意门生蔡元定的前夕,他闻讯后当即召集一百余名学生为蔡元定饯行,席间有的学生难过得哭起来了,而蔡元定却从容镇定,为自己敬爱的老师和他的学说去受罪,无怨无悔。朱熹看到蔡元定的这种神态很是感动,席间对蔡元定说,我已老迈,今后也许难得与你见面了,今天与我住在一起吧。这天晚上,师生俩在一起竟然没有谈分别的事,而是通宵校订了《参同契》一书,直到东方发白。蔡元定被官府拘捕后杖枷三千里流放,历尽千难万苦,死于道州。一路上,他始终记得那次饯行,那个通宵。世间每个人都会死在不同的身份上,却很少有人像蔡元定,以一个地地道道的学生的身份,踏上生命的最后跑道。

既然学生死得像个学生,那么教师就更应该死得像个教师。蔡元定死后的第二年,1198年,朱熹避居东阳石洞,还是没有停止讲学。有人劝他,说朝廷对他正虎视眈眈呢,赶快别在召集学生讲课了,他笑而不答。直到1199年,他觉得真的已经走到生命尽头了,自述道,我越来越衰弱了,想到那几个学生都死在贬所,而我还活着,真是痛心,看来支撑不了多久了。果然这年三月九日,他病死于建阳。”

曾经给学生介绍余秋雨先生的感悟:“我到很晚才知道,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我们无力与各种力量抗争,至多在精神许可的年月里守住那个被称作学校的庭院,带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文化传递,目的无非是让参与者变得更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对这个目的所能达到的程度,又不能期望过高。”没有想到一位同学给我说:“教育不是英雄主义的事业,但教育不能没有英雄主义的精神。”这使我思考英雄主义的精神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明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结果(甚至可能牺牲),但是自己认定了这是该自己做的,是自己使命和责任,那就义无反顾地上路。这是我理解的尽其所能。

“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读着这些文字,我泪流满面,唏嘘再三。余生也幸,生活在一个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断被提及的时代,我们应该怀有信心。但理想与现实始终存在距离,面对种种不如意以及种种诱惑,我坚信我更容易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在这个家园里,又入住了朱熹这样的老师和蔡元定这样的学生。

读书的快乐其次体现在通过读书可以提升自己改造实践能力。读书提升改造实践的能力,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定向搜集、定向读书,通过读书,向他人请教,向古人请教,在书籍的帮助下获得解决自己实践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升改造实践能力的过程。另一种是非定向读书,海阔天空,兴之所至,这种读书要提升自己改造实践能力,需要周雪峰处长的读书方法:头脑中始终装着“教育”两个字。

无论是定向读书,还是非定向读书,提升改造实践能力的关键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头脑中有问题,头脑中有教育。同时,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在于对实践的改造,知识转化为经济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转化为经济和效益本身将使知识的价值得到证实,从而转化为对知识的新渴求。所以,我们需要促进知识的流动和转化,需要外化为行为和实践,在流动、转化和外化中实现知识的价值。

中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阅读的目的在于积累,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语言材料、积累情感体验、积累生活经验、积累文章样式。同样,我们读书也可以获得这些积累,所以读书得到的东西将会更多。

回过头来看那位校长的困惑。我觉得,读一本书,如果老是想自己记住了什么,未必真正学会了读书;想一想,通过读书,促使我想了什么,对我的帮助是什么,尽管没有记住书中写的东西,但对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有了实质性帮助,自己由此产生了变化,已经足矣。

读书快乐!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