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看电影,谈教育——专访《影像中的教育学》作者陈大伟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8-04-24 08:25:50   点击数:


看电影,谈教育——专访《影像中的教育学》作者陈大伟

     2016年底,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陈大伟出版了《影像中的教育学》一书,借助电影中的教学片段,从中发掘当下教师的困惑,讨论教育与人生问题。

如何透过电影片段抽象出教育的理念,教师看电影该怎么看?日前,记者对本书作者陈大伟进行了专访。

电影中的教育案例能给老师带来“冲击

为什么选择从电影的角度谈教育?

陈大伟长期给中小学教师做培训,在和老师们沟通时,他发现,无论自己前面讲得多精彩,只要电影片段一出现,大家的兴趣立刻会更加浓厚。“后面我意识到,做教师教育也好,教师培训也好,必须走向案例教学。”

陈大伟将案例区分为:口述案例、文本案例、真实的教学课堂片断和影像案例。在他看来,影像案例的好处:一是有多重感官刺激;二是电影聚焦性强,有故事场景;三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实践效果来看,电影中的教育案例确实能给老师带来较大的冲击”。有一次,陈大伟在贵阳培训教师,期间放了《生命因你而动听》的片段。课后,一位穿着背心和拖鞋的老师,找到陈大伟,对他说:“我的年龄大了,最近打算写退休申请,可今天看了你推荐的电影,听了你的电影解读,我想再工作几年,为生命留下一些痕迹。”陈大伟对此感触颇深,因此他在看电影时,总是带着“哪些片段对老师有意义,可以提供参考”的思维深入研究。

电影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其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现实中是否可以作为案例来解读、操作?陈大伟认为,要把电影作为教育案例,必须选择具有真的逻辑和可能性的片段,是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电影虽然有艺术加工,但我们要学会从电影的具体情景中跳出来,抽象出一些实践原则。”在他看来,看任何电影都是为实践做准备,只要影像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在生活中可能出现,就有研究的价值。

但一些电影的艺术性的确需要破除。例如《死亡诗社》,老师跳到桌上教学生撕书的片段,陈大伟认为在现实中并不可取。宣扬理想主义是对的,但年轻人既需要理想,也需要适应现实。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何种影响。“对于电影片段,我们从中要有借鉴,也要有批判,真正形成自己科学合理的教育价值观。”

老师要学会从电影中抽象出实践性原则

什么样的电影片段适合被选为教育案例?

陈大伟总结出3类:一是真实性的片段。案例选取要符合教育实践的逻辑,可以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或是根据教育经验,现实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比如《叫我第一名》《热血教师》等;二是典型性片段。主要表现为普遍性,要尽量避免选择教育实践中的小概率现象;三是能引起普遍关切的片段,围绕教师认同、教师幸福、儿童理解、生命教育等当下教师困惑的问题选材,避免讨论已经成为教师共识的问题。

选择好了电影,老师该如何来看电影、解读电影?陈大伟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电影,发现、积累、提炼属于自己的教育经验,这是意识问题。其次,要站在实践角度看电影,努力寻找影像和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从而发现电影带给实践的启示。

寻找桥梁的核心,是思考。在看电影中,教师可以从“老师教”和“学生学”这一互动关系中,抽象出实践性的原则。比如影片中老师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带来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观影者来实践,可以从中获得什么。

陈大伟举了电影《陶行知》中“四块糖”的故事为例,他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看这个故事的感受是陶行知有爱心,甚至有的认为这种教育方式必须碰到很乖的学生才有效。“如果仅生成这样的认知,对老师来说没有意义。”他在分析这个片段时得到了5点启示:第一,制止学生打架后,老师不要着急处理。因为老师并不清楚情况,而且学生还在气头上,如果老师立刻干涉,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第二,批评学生尽量在私下进行;第三,一旦学生之间发生冲突,老师在教育前一定要调查清楚,心中有数;第四,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正面力量克服消极因素,努力去找学生行为中可以理解的地方;第五,所有的表扬和奖励都必须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总之,每一颗“糖”背后都要有具体的理由。”

架设桥梁,就是找到电影中主人公做过可靠的、可以用于教师今后实践的东西。陈大伟说,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学会思考,学会把电影里别人的经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基于教师的现状和困惑选择影像材料

《影像中的教育学》一书,分为了“教育理念与教师幸福”“教育目的与理解学生”、“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中的管理与引导”四大主题,选取了20多部电影作为案例。之所以选择这些主题和电影,是因为陈大伟在跟中小学老师的接触中,发现他们在实践中缺少这些东西或疑惑的问题,因此,基于其现状和需要选择影像材料。

例如第一章“教育信念”,书中首先讨论的不是人要有教育信念,而是通过影片《美丽的大脚》讨论一个教师的信念如何形成,即要学会把生活中的经历反思、沉淀,从而形成教育信念。另外,文中也对教育信念的作用进行了解读。影片故事发生在农村,女主角一系列行为传递的是要相信教育的力量,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这与当前所提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是一致的。“如果老师能坚信我的教育是有意义的,是能够发挥作用的,这样的信念能坚定我们做教师的责任。”陈大伟说。

书中所选电影的上映时间跨度较大,最早的有1989年上映的《死亡诗社》,也有去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年代久远的电影对当下老师是否还有借鉴意义?陈大伟认为,电影时间久远不是问题,关键是老师是否能用慧眼抓出与当下相关联的东西。

电影《凤凰琴》是一部1993年的老片子,影片主人公聚焦的民办教师群体,现在也越来越少了。但陈大伟将目光投向了片中仪式教育的片段,所有人在简陋的校园怀着庄重感、敬仰感升旗,这样的仪式感,正是当前不少学校打造校园文化所需要的。

看了这么多电影,对陈大伟来说,电影中教师留给他丰富生动的形象,会指引自己如何去思考、理解教育,作为教师怎样进行选择,用《生命因你而动听》里的一句话来说:“因为你,我们都成了更好的人。”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