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科研资源

案例研究的“正”与思维改善

发布者:cj_zsq   发布时间:2018-03-19 10:42:31   点击数:

案例研究的“正”与思维改善
陈大伟
    一、案例研究中的正心、正据和正路
    孙子兵法有“正合奇胜”的方略,可以肯定,案例研究本身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得讨论,更不是为了打倒对方,但参与争鸣需要“正合”。其中重要的是正心、正据和正路。
    1.正心。案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教育真理和教育规律,为了改进实践的教育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发展,除此之外,不能搀杂其他的目的案例研究始终不要有伤害别人、使别人难堪的主观故意;在希望别人听取自己的意见同时,自己也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希望别人保障自己说话权利的同时,自己也必须尽力保障别人说话和批评自己的权利,对批评的人保持尊重,平心静气。案例研究的理想境界是:“让我们共同漫游,向那‘产生于上帝笑声回音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迷人的想象的王国’前行。”[1]
    2.正据。教学案例研究要持之有据。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重视从实践中获得证据,实践中的证据必须是真实的,是实践中发生过的,不能伪造证据;同时对实践中的证据也要经过分析“去伪存真”,防止“以偏代全”,避免听见风就是雨。如果提出和引用的是理论证据,那么这种理论本身也要可靠的来源,并能经得起检验,或者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可。
    3.正路。这主要指案例研究的推理和思考的路线要正,要采用合理的思考方式,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推导合理的推论。
    应该说,“据正”与“路正”是相对的,正确的结论也只能是相对的,追求正确的结论它永远只是一种要求,而不会是某种终结,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具有相对真理性的结论。
       二、教育案例研究的思维改进
    我认为,参与教育案例研究需要改善教师思维,改善教师思维本身也是教育案例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与任务,案例研究的参与和训练有助于改善教师思维
    比如,这是一位高中生写的课堂随笔:“在某堂课上,老师讲了一道‘难而又难,弯子绕了又绕的题目’,问同学:没有听懂的举手。全班同学神情木然,没有一点回音,大都右手插进口袋,左手捏着笔在漫无目的地转悠。老师自语:好吧,大家懂了,往下讲。下面一道是没有什么弯子的熟题,老师讲完后又问同学:听懂的举手。全班还同先前一样没有应答,只有右手插进口袋,左手捏着笔继续转悠的动作。老师又自言自语道,没有听懂我再讲一遍,于是又滔滔不绝讲了两遍。”[2]
    1.研究教育案例要具备反省思维
    我们曾经用这个案例和一线教师交流,读完这个案例,很多一线老师表现出 “今天的学生就这样,书是越来越难教了”的无奈;再用这个案例和师范院校学生交流,同学们说:“今天的老师就是这个样子教的。”出了问题,老师认为学生存在问题,学生认为老师教的不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推脱责任的意识。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3]教育案例研究的反省思维就是不把责任推给对方,而是思考自己作为当事者,或者代表当事群体去发现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出了什么问题,思考如何通过自己和所在群体的改变来避免出现某些困境和失败,以改善某种不理想的教育现状。也就是不去抱怨这个世界,而是接纳这个世界,通过改变自己去影响这个世界。
    2.研究教育案例要有复杂思维
    教育案例研究需要发现教育事实和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教育事实和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大多不是一因一果的线性关系,而是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有历史有未来有关联的复杂的网络关系。因此在教育案例研究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此时、此景、此情中的各种教育要素,而且要关注过去、现在、未来中的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考虑各要素、各因素发展变化的诸多可能,尽可能去理解和把握教育现象的“全景”,把握隐藏在表面情形背后的深层问题,“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4]
    以上述案例为例,从教师角度分析,对学生的基础没有吃透只是一个原因不理解学生心理也是一个原因(中学生面老师的提问“没有听懂的同学请举手”,有谁愿意公开承认“我不懂,我的反应要慢一些”?而对老师的提问“听懂了的同学请举手”,又有谁愿意出这个风头表现自己),另外,师生关系紧张也可能是一个原因。除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也应该存在问题,比如:把学习看成了老师的事,学习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不强;心态不够开放……尽可能读懂某种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以后,实践改进才可能整体思考,才能避免顾此失彼。
    3.研究教育案例要有改进思维
    在马克思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作为实践者,教师研究教育案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认识和理解教育案例,而是从案例中获得实践性知识,用所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改善未来的教育实践,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要行动。改善思维强调:“如果思维不和提高行动的效率结合起来,(不和增加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知识联系起来)这种思维就是有毛病的。[5]
    在分析了上述困境的原因以后,我们需要思考改进的行动。比如: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另外的教学反馈方式;致力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彼此理解、相互接纳注意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和发现教学难点,避免教师的主观臆断教学实践中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成长进步提出要求、承担责任……
 
 
[1][]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序
[2]赵奇一.教学的高效来自课堂的和谐——由一则学生随笔想到的[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1.
[3]孟子•离娄上
[4]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55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7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