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长海教育专栏 > 资源共享

与生共情 正面管教

发布者:cj_ysh   发布时间:2022-06-07 09:02:47   点击数:

 迎着朝霞与落日余晖,一天的工作在期望中开始,在反思中落下帷幕。

当我们每天活力满满来到教室,好心情总会被几个不和谐的音符打乱。在我享受教育教学带给我乐趣的同时,我的心头却时常感到荒芜一片。这一切源于问题学生管教无能,面对他们,奖励和惩罚也黯然失色,我的一切方法都显得那么没有持久性,无奈、彷徨、无措甚至愤怒,令我有些心力交瘁。《正面管教》一书,适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于师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成为教师正面管教学生的有力工具。

 最近阅读一则新闻:一学生在上午第四节课从教室后门偷偷溜出去,被任课老师发现,结果该学生跑得更快了。任课老师觉得作为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直言该生再来上课老师就罢课。班主任找到该生了解情况后才得知:原来学生早上没有吃饭,太饿了,就想偷偷溜到食堂吃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该生也主动表示要去给任课教师道歉。而班主任却说,为了解决问题的道歉不值得提倡。

我读到这里感到一丝不解,只要解决问题不就万事大吉吗?想一想我们平时,不管是生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出现了矛盾,只要真诚道歉,事情就完美解决。至于双方是不是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那就不是我们能解决的,或者说我们自认为平时的工作太忙了,备课、上课、批改、辅导等等,这些已过多的消耗了我们的热情,至于背后隐藏的原因,我们常常化简为零。

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句戏言: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一句毫无意义的道歉,既不能让犯错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不能让受错方接受得心悦诚服。班主任与该生一番交谈后,总结几点错因:一是不打招呼自行离去错在己身;二是老师追出教室学生不知悔改,令老师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错上加错;三是给班级和班主任老师带来困扰,错误延伸。认识到问题所在,该生主动在全班学生面前向任课教师道歉,并说明错误原因,得到老师的谅解。在我拜读《正面管教》一书后,我才认识到这位班主任处理方法告诉我们正面管教处理的不仅是行为本身,而且是行为背后的信念。它能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培养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长期有效的。

《正面管教》一书中,作者以阿德勒心理学为基础的正面管教方法,展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实际应用的44个工具,以及世界各地教师借助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加上心理学和各种研究的依据,令一线教师找到了解决班级管理中遇到的令人头疼的问题的方法,可谓是指路明灯,令人耳目一新。

阿德勒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学生的行为就像我们看到的冰山,我们教师一旦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只是就所看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而往往忽略了隐藏在水下面的部分,那才是代表着行为背后的信念以及行为的真正动机。那是孩子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深层需求。书中罗列了孩子们不当行为的错误目的:寻求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如果教师只是利用惩罚和奖励来解决问题,势必造成恶性循环,这两个行为实际上将会大大降低学生内在动力,合作精神,自控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时常会把“爱”挂在嘴边,爱生如己,其实这是一种单方面强加施予,长期下来,教师爱得如火如荼,学生却冷若冰霜,你的教育也就显得苍白无力。而错误目的揭示法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老师认真的触摸学生行为背后的“为什么”,教师才能与学生真诚的共情,才能体验到与深深关爱自己的教师的链接,这个过程会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做出贡献的意识,不当行为才会减少。

在众多方法中,鼓励是一剂很好的良药。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是所有正面管教工具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与当下评价机制中所提倡的激励原则不谋而合。鼓励与表扬有所不同,表扬让孩子接收的信号是“如果你告诉我好,我就好”,而鼓励则教给孩子们自我评价“我对自己和我的行为感觉怎么样”。学生喜欢赞扬,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不安全感和依赖。鼓励则能帮助学生向内看,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处理学习生活中困难的勇气。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不吝啬自己对学生的溢美之词“全A!你会得到一个大大的奖励!”“我太为你骄傲了!”“真棒!这就是我期望的。”这些表扬的话语就像蜜糖,吃多了不但会蛀牙,还会妨碍身体健康的。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相关的鼓励的话语“你很努力,这是你应得的。”“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你自己搞明白了。”鼓励会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注重完美和取悦别人。

《正面管教》一书中告诉我们学生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针对学生的表现找出他的错误原因,寻求解决办法,观察总结改进,及各学科教师共同发力,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确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书中每一个实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快乐。

《正面管教》一书让我相见恨晚,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的教育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职业心理治疗师。这本书为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福音,希望你的阅读能让你身边的孩子收益。因为让每个孩子茁壮成长,不正是我们最诚挚的心愿吗?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