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学信息技术教研 > 学科交流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几个误区

发布者:cj_zgp   发布时间:2020-06-02 14:10:03   点击数: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几个误区
 
  1、谈到教育信息化就想到计算机课或者说信息技术课。将信息化局限于信息技术课一门课程之内,与其他学科脱离。这是十分片面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由其中“全面”二字可见,教育信息化渗透到了教育各方面、各学科。“生命观”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当然不是区区一门信息技术课。正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时速》中说的:“电脑是个工具,不是一门科目,它们需要被吸收进其他科目里去。”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向各课程渗透与整合,并融合到教学资源和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评价等各方面。
 
  2、将多媒体技术等同于音视频点播甚至如传统电化教育中的投影、录像技术。事实上,这后两者都只是多媒体技术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多媒体技术本身带有浓厚的边缘交叉性。它把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以及三维动画技术等统一地集成到计算机中,所以也可以说,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系统集成手段。它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和语音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成为一个系统,它还包含交互技术、压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它有利于人性化教学,促进立体教育的实现。正是因为多媒体技术把如此众多的视听信息都集成到了计算机平台上,以致使原计算机系统中所具有的那种传统的人机界面,包括单调的字符界面甚至于图形交互界面,都相形见绌。这种具有文字、语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可视听信息的人机界面,更加符合人们的日常交流习惯,因此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如果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环节,将能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必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因此提高学习的效率。
 
  3、往往只知道死板地应用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技术或模式。看到这样就“学”这样,生搬硬套,并似乎非得用到几乎所有的案例中去。缺乏分析、理解和消化(化为我用),缺少灵活运用和创新的思想。事实上,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达到一个目的往往不止一种途径。实现生命价值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新技术的出现并不一定就是对原有技术的全盘否定。对此,也许我们应该借鉴拿来主义的思想,吸取各种理念的精髓与其中可为我用的东西,结合实际情况如时间、地点、人(师资、学生)、软/硬环境、资金等等,选择或创造适合特定时期、环境和对象等具体条件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否则,非但难以真正达到改进教育的效果,而且容易造成更多负面影响,如:资源浪费、师生反感甚至误人子弟等。这牵涉到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和师资培训等问题,本文就不再详加讨论了。
 
4、以为现代信息技术可能完全代替教师。实际上,我们不是不要教师,而是更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生命观”的观点,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了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满足,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