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综合实践

小组活动的指导

发布者:cj_she   发布时间:2011-06-24 10:55:21   点击数:

小组活动的指导
问题一    一定要分组吗?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小组活动时机?
1、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小组活动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形式参与。要使小组活动真正具有合作性,必须具备五个要素:(a)学生之间清晰明显的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b)经常的小组评价;(c)促进学习成果的组员间交流;(d)个体任务和职责明确;(e)频繁使用的人际和小组社交技能。
2、什么时候需要分组?
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班级活动、年级活动、跨年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它不应是对其它活动组织形式的排斥,而应是对其它活动组织方式的补充。
所以,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主题的不同,采用多种活动组织方式。是否分组取决于活动的需要,如一些任务比较简单的、相对独立的、比较有个性、学生可以独力完成的主题,可以由学生独立承担。主题综合性较强、任务比较复杂、具有共性、各小组配合才能完成的主题,需要进行分组活动。
3、一个主题活动只分一次组吗?
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在主题活动之初,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分组后,学生固定在一个小组内活动,往往会出现各组各自为战的情况,由于对其它小组的活动内容缺乏了解,没有共同的经历,导致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所得变得不完整。
因此,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可以让学生针对同一活动内容,依据不同方法进行分组。
如在《影子的乐园》的主题活动中,如果在确定主题后,按不同的活动内容,如“影子探秘”“皮影戏的研究”“日食与月食”“手影故事”等进行分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往往对其它小组的活动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可以让学生针对同一内容,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组活动。如各组共同进行“影子探秘”的活动,各组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影子的秘密;然后,再针对“皮影戏的研究”这个内容,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再次分组,如分成编剧组、道具组、表演组、宣传组等,即分组不分段。
所以,在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主题活动中,学生分组可能并不只有一次。
 
问题二    如何建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1、分组中的民主与集中
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兴趣分组、自主分组的方法,这时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产生超级大组或组内人数太少,二是学生在组合时缺乏理性思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
小组的组建,既要依据学生共同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倾向,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应根据个性差异来合理调配,让每个人的价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使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增值。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在民主的基础上还应有所调整,以达到结构的合理性。
小组人数要合理。
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分组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这里的动态首先是指根据不同活动主题或内容,学生分组情况不同;其次,动态也指组内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而且也可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
2、个体的有效参与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在小组活动中,那些能说会道、眼疾手快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因而也常常受到教师、同学的关注。而有一些学生性格较为文静、沉静,面对新的问题,外部反映并不强烈,但却喜欢沉思冥想。我们往往对前一部分学生引导、调控不够,对后一部分学生关爱、鼓励不够,以致出现学生个体低效参与状况。如面对一个新问题,学生未经思考就急于作答,这种参与基本上是无效的。如果没有小组全体成员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充其量也是徒有其形而无其实,不可能实现深度合作和有效合作。因此,个体的有效参与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3、营建宽松平等的合作氛围
提供充裕的小组交流的时空
没有一定的小组交流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通过组内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组内交流,组际竞争。
在提倡组内交流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组际竞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积极性,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竞争能避免个人竞争因失败而产生的自我贬低、自我拒绝的情感,同时会进一步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促进群体积极向上,成为小组有效合作和全组争优达标的强大动力。
教师平等参与成为组内一员
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及时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
4、学生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
所谓"合作"即联合起来行事,合作的目的在于迅速、有效达成预期的目的,完成相关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方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由原来相对独立的个体关系转化为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由原来的竞争转化为合作,呈现出生生互动、团结协作的新局面。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的相互依赖。[1]
目标相互依赖。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个学习目标,成员个体的活动由小组的共同任务所统一。只有每个成员都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小组的目标才能达到。
角色相互依赖。探究小组需要确定每个成员的任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这就形成了小组内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角色系统。
资源相互依赖。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还必须交流信息和分享有关材料,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一个人会具备全部的知识和资源并独立完成课题。
奖励相互依赖。在小组学习目标达成后,全体成员得到一个相同的针对小组成果的评价或奖励。这一评价取决于每一个成员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与努力。
案例呈现:“拉绳实验”的启示
法国工程师格曼曾经设计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拉绳实验:把被试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度很高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这个结果对于如何挖掘人的潜力,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很有研究价值。
 
“拉绳实验”中出现“1+12的情况,明摆着是有人没有竭尽全力。这说明人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单枪匹马地独立操作,就竭尽全力;到了一个集体,则把责任悄然分解到其他人身上,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这是集体工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并概括为“社会浪费”
人的潜力极限需要刺激,而最长效、最管用的刺激手段,莫过于建立人尽其才、人尽其力的激励机制。责任越具体,人的潜力发挥得越充分,耍滑头的人越少,用真劲的人发展的空间越大。这样,既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挖潜节能,又可让“南郭先生”无法滥竽充数混日子,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浪费”。[2]
 
问题三     如何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在小组活动中做到活而有序?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合作的基础是小组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工作,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同时,小组分工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小组活动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产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种责任承担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分工的任务,因为这份工作成为实现共同活动目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这也是组内成员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辞的责任。
2遵从小组内共同的目标与约定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有共同的目标,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既需要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专长,又需要大家在小组合作中,理解并严格执行小组集体的共同约定,遵守合作规则,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使小组行为变得和谐统一。
3直言无忌与从善如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善于接纳、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甚至敢于否定自己。直言无忌而又从善如流,在主动配合、和谐默契的心理氛围中,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4角色的轮换,维护小组平等机制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记时员等。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中心发言人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如果学生活动角色相对固定,缺乏动态机制,容易产生小组霸权主义,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制定小组角色分工轮换的常规,以维持小组平等的机制,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案例呈现教师手记两则[3]
 
教师手记1:我就打破了他们原来的小组划分,强调了按研究选题和自由组合方式进行分组,小组内分工角色一定要轮换,成员分工被记录在案,下次原则上不再承担同一任务。举例来说,研究绰号的同学坐在一起,人数比较多,再自由组合成几个研究小组,小组分工: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记时员等,下次活动中不再担任这次已经承担过的任务。这样做一来让有共同研究方向的同学成为合作伙伴,避免了选定研究主题之争;二来合作伙伴是自己选定的,活动中的矛盾自己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教师不再干预。
 
教师手记2:有个小组都是些别的组不要的人集合在一起的,活动中,他们有的四处闲逛,有的忙着聊天。当别的组上来汇报时,他们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小组中有的成员就开始抱怨别人不合作。整个活动中我都很关注他们,我也不断提醒他们,但是此时我并不忙着批评他们,汇报时的茫然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教育,他们需要反省自己活动中的表现。
5小组评价,增强小组归属感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在小组活动中,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所以在评价小组活动时,评价的对象是小组而非个人,要重视对小组的评价,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这样才能建立学生的小组归属感,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
案例呈现:我要和大家在一起[4]
 
在我任教的四年级(5)班,有一个特有个性的小男生。记得我第一次和他们见面,让大家为真实的自己写几句介绍词的时候,他在下面张口就嚷嚷:“为什么要把最真实的自己说出来啊,老师,这可是有关个人隐私的重要问题啊!老师是不能随便问这个的,我爸爸是律师,他告诉我的,不信你去问他。”这个小家伙,在我走进这个班的10分钟里,就立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给这个小家伙保留隐私,就称他小齐吧。
 
在我们研究 “石头宝贝”的时候,小齐的个性充分张扬在我的眼前了。定了主题,分了课题,大家热火朝天地填着活动计划表,这个小家伙却一个人溜到走廊上扒着栏杆看风景。我把他拉进教室:“你没有参加课题小组吗?”
 
“哼!”小齐的鼻子朝天,挣脱我的手扭头冲回教室,“我才不跟他们一起呢,我要自己独立研究,到时候给他们好好看看我的本事!”
 
“好,好。”我无可奈何看着小齐,心里想,如果他真的努力,说不准还真能做出个课题成果来,搞不好真是个奇才,就多给他一点自由好了。
 
计划定完了,小齐的桌子上还是光光的,可是他不担心,依旧目光炯炯地对我大声说:“到时候,我会拿出让你们意想不到的成果的,到时候就可以看出我的才能了,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可惜,除了我,好像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他的豪言壮语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实践研究全面开展了,一个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谈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疑问和初步的成果,可小齐依旧是一个人坐在教室的最后,桌子上依旧空空的,只是这回他嚷嚷的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给同学挑刺了,意见批评一大堆。终于有人忍不住,站起来毫不客气地对他说:“你有什么资格在那里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你什么都不做,哪个组都不参加,整天就会在说什么天大的成果,你吹了个天大的牛还差不多!”全班哄堂大笑。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这个小少爷一向心比天高,被人这样说,非炸了不可。可是,这回他却意外地安静,“哼”了一声,扭头观察后面的黑板报去了。
 
下课后,我又抓住了小齐:“你到底有没有想研究的课题,大家都在研究课题,你动手了没有?实在不行,周老师和你一起研究一个课题好不好?”小齐却愤愤地对我喊:“大家都不理我,我要去参加别的小组,他们都不要我,都在看我的笑话!”班主任王老师走过来也关心地问他到底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研究,他也是一样的口气:“都是你,不让我参加,现在好了,没有人愿意和我合作,都是你弄的!”王老师简直是苦笑不得,事后我解释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家庭环境特别好,所以有一种优越感,典型眼高手低的孩子。我们俩决定让他这回吃点亏得个教训。
 
过了几天,班上的综合实践的课代表洋洋得意跑来找我:“周老师,你知不知道,那个小齐现在可怜得不得了,到处求小组长让他参加,四年了从来没有看过他那个可怜的样子,哈哈。”没想到这么快他就翘不起尾巴了,我也觉得有趣,不过,小齐的忙我还是得帮的。费了好大的劲,我们课代表同志勉强接受了这个小刺猬加入自己一组。
 
接下来的一周要准备一节研究课,班上的孩子都很来劲,交流的时候惟恐给自己组的时间不够。尤其是小齐,为了自己的组多一点发言展示的时间,红着脸在那里着急:“周老师,该我们组发言了,他们发言都超过5分钟了。”
 
下课后,他照旧揪住我的衣服要和我聊天。我指指他手上的石头:“你怎么把同学的石头抢过来了?”“才不是呢,我们是一组的,当然要互相分工合作,我是要拿他的石头回去查找资料,看看这几块石头到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的。我们家的书特别多,都是大部头,要查东西,当然还是我来。”他得意得不行。“有组织的感觉怎么样?”我问。他知道我是故意这么问的,歪着脑袋:“周老师,我知道你又要教育我,我觉得和大家一起研究也很好玩,还发觉我其实很有组织才能的,现在都成了副组长了。”他握握我的手,“谢谢周老师的帮助,其实和大家在一起蛮好的。以前一个人觉得40分钟太长,现在觉得综合课太短了。”
 
如何指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
合作的技术要素是倾听、谈话、沟通
通过活动的监控和评介,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在课程评价体制中,要注重对集体成果的评价,把个人成绩的高低与集体成果结合起来。并在课程开始时,指导教师就要明确这一评价原则,促使每个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更多地考虑课题小组的团体利益
经常组织小组成员围绕课题最新进展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在群策群力感受团体合力,在思维碰撞中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在集体成果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案例呈现:越景小组研究实践活动总结[5]
我们越景小组由周莉、黄慧、张巧丹、任苏杭、黄彪、楼双剑、虞宣清、丁强、陈亮等9位同学组成。我们研究的主题是“绍兴的人文景观”。为什么取名越景呢?因为“越”是绍兴的古称,也包含有超越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比景色还要美丽的小组,不错吧?
在筹备过程中,大家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9位同学齐心协力,出谋划策,具体分工如下:
统筹:周莉
演讲:黄慧
记录:张巧丹
展板制作:任苏杭、张巧丹、黄慧、周莉
电脑制作:楼双剑
快板表演:黄彪
辅助人员:虞宣清、丁强、陈亮
一、研究过程。接到任务以后,我组的筹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我特意去新华书店,买了关于鲁迅、绍兴的图书,回家以后,亲自做了摘录,把语言组织成一篇流利的发言稿。演讲同学黄慧接到稿件后迅速打印出来,并开始了背诵。楼双剑同学也在电脑上展开:“游击战”,花了三个晚上做好了课件。10月12日下午,任苏杭、张巧丹等同学回到学校制作展板。她们又剪又粘,又画又刻,忙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做好了展板。我组的快板词在老师的修改下已完成,表演者黄彪同学也在背词了。与此同时,记录员张巧丹也在做着记录。其他三位同学也没闲着,纷纷拿起笔,写出了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文章。为了使我们组的研究性活动锦上添花,我组有三位同学,还去了绍兴实地调查探访,拍摄了许多照片,得到了许多资料,为小组的研究性活动和展板的版面设计丰富了内容。整个过程井井有条,非常成功。
二、遇到的困难。起初,一切进展都有十分顺利,可是就在第三天发现了问题。我组陈亮同学开始不知道小组的课题,于是乎盲目做课件,结果毫无用处。可是轮到真正做时,电脑出现了病毒,好不容易才把课件制作出来。又如,10月12日做展板时,材料没买齐,于是大家七拼八凑,凑出钱来去买了材料。可是跑了两片店,都没买着。大家不怕辛苦,边走边问,终于买到了材料。这真应了那句许“皇天不负有心人”哪!
三、活动感受。这次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培养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更增进了大家友谊,这类活动真棒,希望以后能多多组织。
越景小组执笔:周莉
2002.10.20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