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教育 > 干部培训 > 校长园地

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及其培养

发布者:cj_lihua   发布时间:2010-11-13 20:47:10   点击数:

校长素质是一种职业素质,是指校长从事领导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稳定的综合品质。

  一、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

  (一)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校长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它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政治上,指校长应具有的立场、信念和觉悟,这是校长的政治本色。它要求校长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由教育的政治功能所决定的。在思想上,主要指校长的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和办学行为。在品德上,校长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深深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校长工作的一种动力。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种人格力量。它是校长形成崇高威望的重要因素。

  (二)岗位知识素质。岗位知识素质是指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知识的总和。由于学校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管理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校长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知识;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专业知识;既要有传统知识,又要有现代知识。这些知识不但要建立在学校管理的要求之上,而且要构成一个网络,形成一个层次化的知识体系。即要建立以教育管理为核心的,广播与专精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三)岗位能力素质。能力属于心理学范畴,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研究校长能力应从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围绕管理的需要来进行,基于这种考虑,有的专家学者把校长能力素质的构成分为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

  所谓核心能力,是校长具有的创新能力。它要求校长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而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在观念上和操作上突出创新精神。国外学者认为,一个校长必须面向未来,他关注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校长必须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改革,把献身精神与敢冒风险的创造活动融为一体。从对成功校长调查分析来看,探索、研究、改革、创新是成功校长教育实践的共同特点。所谓必要能力,是校长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必备的主要能力。包括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决策能力方面,特别强调校长要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在指挥能力方面,强调校长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保证指挥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在组织能力方面,强调校长要善于把分散的人、财、物等管理资源在学校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起来,合理配置,形成良好的组织行为。所谓增效能力,指可以使必要能力和核心能力增强效果的能力,主要包括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监督、制约。而主要表现在对学校管理的目标和现状了如指掌。时刻把握两者之间的目标差,一切管理的制度和措施都是旨在缩小目标差。协调能力,是校长要善于对一切管理资源合理组合,达到和谐统一、整体优化。

  (四)个性心理素质。校长的个性心理素质是校长在管理学校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如校长的需要、兴趣、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它反映了校长的整体精神面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校长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形成独特的风格与校长的个性发展直接相关。所以,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二、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提高策略

  (一)目标分段定位,加强培养力度。所谓目标分段定位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立足本地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实际状况,着眼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校长素质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确立具体的培养目标,加大培养力度,为校长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校长的成长规律。校长个体一般要经过职前预备期(5—7年中层干部)、上岗后的适应期(2—3年)、职称期(3—4年)、成熟期(这是校长熟练驾驭教育规律,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取得成就,大有作为的阶段)这样几个阶段。上述几个阶段是校长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每个阶段多长时间,具有个体的差异性。校长又是一个职业群体,在不同阶段的素质水平,决定校长队伍素质的层次性。一般来讲,划分为合格校长、骨干校长(好校长)和优秀校长几个层次。根据校长素质的层次性,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实行分段培养和培训。不仅要增强培养的目的性,还要为校长确定立了明确的进取方向,鼓励他们通过主观努力不断从低层走向高层次。

  (二)深化教学改革,保证培训质量。中小学校长培训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校长培训的实质是最大限度的开发校长的人力资源。国外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活动。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是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学习活动。“八五”期间,开展百万校长的岗位培训,“九五”期间又开展了百万校长提高培训,“十五”新一轮的提高培训已经开始。这么大规模的全员培训,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越性。广大中小学校长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已经把参加培训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三)加强终身学习,自觉锤炼提高。校长素质的发展过程,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量的积累大质的变化过程,是校长在教育管理实践和学习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是校长成长、成熟的重要途径。

  首先,校长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任何校长的真才识学都是靠学习获得的,包括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和向他人学习。养成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校长,不仅要勤奋学习,而且还要善于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将学习获得的社会和个体经验,通过大脑的分析、概括上升为思想、理论,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思与学相比,思更加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熟悉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更好的指导工作和实践。

  其次,校长要勇于实践,塑造自我。校长成长过程主要在学校,基础在实践,他们是在干中学习,干中成长。组织培养是其成长的外部条件,参加培训可避免实践中的盲目性。但是培养与培训决不能替代成长。一切管理的真谛,比如用人之道,管理艺术等,都要自己在实践中体验。校长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如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也要由实践来检验、证明。实践是理论的用武之地,是造就和锻炼校长素质的大熔炉。

  校长的成功与完善,离不开社会实践和教育管理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及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自我管理、自我塑造的过程。“学会如何治理世界——首先学会如何管理我们自己”。随着社会的进步,自我管理将成为学校管理的基础。校长首先应成为学校中自我管理的楷模。不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地创造一个新的自我。(作者:沈艳华     来源: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