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发布者:cj_llq   发布时间:2010-08-31 15:37:18   点击数: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一、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参考
(一)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
品生品社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详细阅览,只有知道要教哪些知识,才能设计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二)参考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品生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品社课程总目标是: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耐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这只是一个参考,不展开讲。有些教师觉得课标看不看没有用,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在总目标中你可以找到明确的方向,也可为你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新的启发。
(三)           参考《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
这一标准是对学生在一节课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做出规定,和我们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最为接近,所以当你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时,这一标准是你最好的参考。这里面详细地讲述了每一节课、每一个主题学生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标准。如果你细琢磨会发现,其实这些标准全都是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只是《质量评价标准》把这些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中。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一评价标准不是唯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的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增改。
(四)参考《评价标准》
这一标准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从新教师、中间教师和骨干教师需要达到的标准入手,划分了三个课堂教学评价表。
其中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是1、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设计主旨,正确、精确。2、采取用学生表现或教学结果进行陈述的方法,行为主体、行为条件、显性行为动词、表现程度四要素运用恰当、精炼,不会产生歧义。3、灵活处理好课程总目标与教学活动具体目标、预设教学目标与生成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其中第一条是需要三个层次教师都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条是中间和骨干层次教师需要达到的目标;第三条是骨干教师需要达到的目标。你是哪一个层次的教师呢?你觉得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实现以上的标准了吗?
(五)           教参的使用
教参只是教师教学的参考,而不能迷信教参全部照搬。另外经过实际教学应用,现用的品生教参编制较好,可以参考;品社教参中有很多问题,建议只在单元备课时进行参考。
二、关于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
一、教学目标
㈠ 什么是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㈡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二者提出或制定的依据相同。
    第二,二者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相同。
不同之处表现在:
          第一,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
    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本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
    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
教学目标则着眼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实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从二者所直接作用的对象看
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㈢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牵涉到日常使用和教师考试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一定要掌握)
   (教学)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条件),学生(主体)能复述(行为动词)他人的主要观点(表现程度)
    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
    能复述他人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存在着困难和挫折,认识到困难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2.   激发学生逐步形成遇到困难勇于挑战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力与耐挫力。
3.   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的经历,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就在身边,科技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   知道一些常用物品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3.   能尝试和改进生活中的不足,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   促使学生产生持续的环保行为。
2.   进行实地考查,说明产生环境总是的原因及其危害。
3.   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的产生与发展,产生环境界危机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   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知道困难是本身并不可怕,只要微笑面对,用我们的智慧去克服,我们会成为真正的勇士。
2.   让学生知道在人生中,失败也是很重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们有价值。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个人成长与集体的关系。
2.   教育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应该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做学校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水平与行为动词
    ①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A 经历(感受)水平
    行为动词: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B 反应(认同)水平
       行为动词: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c 领悟(内化)水平
        行为动词: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②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知识
    A 了解水平
    行为动词: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识别、再认等。
    B 理解水平
    行为动词: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技能
    A 模仿水平
    行为动词: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B 独立操作水平
    行为动词: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C 迁移水平
    行为动词: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1.列举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说出播种的基本过程和常识,说出栽种植物的常见方法。
    2.在种植的过程中,尝试用播种或其他方法播种一种植物。能跟踪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与老师、同学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3.对种子的发芽、植物的生长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说明小兔子的生活习性及其生长过程。说出饲养/照顾小兔子的常识。能针对所饲养的动物了解相关的饲养知识并进行交流。
    2.记录安全饲养/照顾小兔子的过程,用个性化的方式记录活动中的发现。
    3.有爱心,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