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中学教研 > 学科教学 > 地理 > 地理广角

简论互动式教学

发布者:cj_drm   发布时间:2009-11-12 13:34:07   点击数:

简论互动式教学

【摘要】互动式教学突出“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相互作用,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就互动式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
近年来,互动式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它是在现代教育理论下冲破旧的教育观念,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全国中小学、中职学校及高校得到广泛运用,其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许多教育界人士的充分肯定。互动式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计划的贯彻和执行。
一、互动和课堂互动的概念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接触、接近或手势、语言等信息的传播而发生交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过程。
二、课堂互动的特征和种类
(一)课堂互动的特征
课堂互动一般有三个特征:(1)多人性,互动的主体必须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少于两人则无法形成互动;(2)目的性,互动的双方都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为了教与学的需要而发生互动;(3)双向性,即互动是教与学双方积极、主动的行为,强调双方有来有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课堂互动的种类
在课堂活动中,根据互动的主体可将课堂互动分为:(1)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2)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3)学生个体间的互动;(4)学生群体间的互动。就师生的课堂互动来说,一般以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为主。根据互动的发起则可将课堂互动分为由教师发起的师生互动和学生发起的师生互动两类,师生的课堂互动一般以教师发起的互动居多。
三、互动式教学的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激发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极易使学生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产生厌学情绪。而互动式教学能克服这一缺点,它注重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学习。
(二)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动”起来,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可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能更好地施教,从而使“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双向交流和促进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利,最终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互动式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使他们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可能性,最终使他
们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权威,学生往往唯命是从,没有机会发言和反问,这样的课堂缺乏学生参与和激活,教师也会失去前进的活力。但在充满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不断发现和提出许多教师尚未考虑到的疑难问题,这对教师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能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课前课后要不断翻阅和钻研有关教学资料,
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再者,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也能锻炼自己的教学组织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教研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互动式教学障碍产生的原因
在实施互动式教学中,一个比较容易出现和突出的问题就是“师动生不动”。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学生方面的之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缺乏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要有奉献精神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现代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如果教师缺乏现代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学上无改革创新意识,总是按老一套的课
堂教学模式施教,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是难以
“动”起来的。
(二)师道尊严的观念仍然未能改变
一些教师的师道尊严观念仍然未能改变,总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者,学生只是听从者。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既看不到学生的独立人格,也看不到学生的内在需要,强调的是师道尊严,要求学生服从、顺从,使学生对教师常常有一种防备心理,甚至有一种恐惧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只能成为教师单向输出信息的过程,使得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课堂气氛沉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被动的、刻板的,学生的反应则往往是消极的甚至是抗拒的。
(三)担心难以驾驭课堂
在课堂教学活动方面,一些教师过多地研究怎样“教”而不够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不想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更多让学生“互动”的机会,是担心难以驾驭课堂。他们不仅担心课堂上学生的“互动”会产生“一动就乱”的后果,搅乱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而且担心自己因无法解答学生在“互动”中提出的“怪”问题而下不了台;还担心因学
生的“互动”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不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如此一来,则很难形
成师生间的互动了。
(四)刻板地尊奉教材
从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来看,知识更新较慢,一般学校3至5年才更换一版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系列教材。且有些教材教学目标中缺乏对学生技能、创新、素质等方面的明确要求,有些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前不认真分析教材,
不进行预测,授课时总是把学生视为容器,将教材上的东西泛讲、滥讲、一讲到底,不增加任何新东西,把学生套在教材框框里的现象客观存在。这样的课堂设计,把学生当作听众、观众,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而一些超前的学生的发展却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动”。
五、实施互动式教学的策略针对互动式教学障碍产生的原因,要实施互动式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积极参与策略
“互动”必须要有“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和“互动”成为学
生主体操作上的有效落脚点。课堂互动的参与极大地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为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必须要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参与的良好的情绪,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有话敢说,有问敢答,有疑敢质;要贴近学生心理,选择学
生参与的合适机会和方法;要做到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参与要求和方式,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调动不同类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感交融策略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思想沟通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式教学的动力之一。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首先教师应关爱学生。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生互爱是师生沟通的渠道。课堂气氛是好还是坏,师生之间能否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教师除有良好的愿望、具备耐心、充满乐观精神之外,还应采取有助于更好地与学生交流的措施。如教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有畏惧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要替代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做出挫伤学生自尊心的举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
(三)教与学相辅策略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也影响着教师的教,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取得一致、相互适应时,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能激起互动的教学方法大体有:(1)以教师引导为主激起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2)师生共同互动的教学方法;(3)以学生活动为主互动的教学方法。至于课堂教学
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互动,由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本次课型的要求和特点而灵活掌握。
(四)教辅工具应用策略
教学中辅助使用教学工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辅工具包括挂图、实物展现、幻灯片、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对这些教辅工具加以优化组合与合理使用,再配合最佳的教学方法,将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一目了然,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更会产生诱发和增强其在
课堂中的“互动”作用。
综上所述,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者、教学内容的确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情绪的调节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目标的达成者、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活动效果的受益者。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程,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使互动式教学产生真正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佐林.谈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依从性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7)
[2]贺启洲等.互动教学模式体系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
[3]刘运喜.政治课教学中师生双主体互动模式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8)
【作者简介】吴杰明(1954-),男,
广西南宁人,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师,研究
方向:药理学、生理学。

部门概况

行政部门

业务部门